close

新生兒實體大小全收錄
在經過280天的子宮生活之後,小寶寶終於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了!外面所接觸到的世界跟在媽媽肚子裡完全不一樣,剛出生的寶寶正在慢慢的適應,就在我們感嘆生命力偉大的同時,也讓我們來看看剛出生的寶寶有哪些地方不一樣!

c5b6651f4f423c07304e158d.gif  文/楊文玉 採訪諮詢/國泰醫院內湖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馮文侃

新生寶寶四頭身
從出生後臍帶結紮起到足28天為新生兒時期,新生兒膚色紅潤,體重平均在3,200g左右,身長約50㎝,比例上頭部占的比較大為全身的四分之一;頭圍33~44公分,頭髮有的多有的少,但不代表寶寶日後頭髮的濃密度,而且初生嬰兒的眼睛大多數時間閉著,但清醒時可定視約20公分距離的目標。

新生寶寶的呼吸
新生兒呼吸較淺快,呼吸時可觀察到嬰兒腹部的起伏,節律常不一致,每分鐘大約40~80次,一般2週後會逐漸穩定。新生兒的循環系統與成人不同,血液大多集中在軀幹和內臟,所以四肢溫度較低,易出現青紫現象,這是正常的。心跳每分鐘約80~120次。體溫調節機能尚不健全,體表面積大,皮下脂肪少,容易散熱,因此體溫波動較大,應注意嬰兒的保溫及透氣,勿使過涼或過熱。

新生水寶寶
新生兒身體的含水量約為70~80﹪左右,這也就是如果有任何問題不適宜開刀的原因。因為身體組織尚未成熟、水水的,在外觀上四肢短小,上肢呈外伸的W型;而下肢則為內縮的M型,且口腔乾燥,兩頰內側有隆起的脂肪墊,有助於含住乳頭,不可挑破或割掉。

*頭
新生兒的頭部很可能會因為經過媽媽狹窄的產道,而在腦部產生腫塊的情況,稱之為「產瘤」。國泰醫院內湖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馮文侃表示,產瘤主要分為2種,一種是頭皮下的水腫,這樣的產瘤很快就會自然消退;另一種是頭皮下有出血形成血腫的狀況,這樣的產瘤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消除,可以經由輕柔按摩的方式幫助其消退,不然可能會鈣化變成硬快,但對腦部不會有影響。除非是新生兒回家後腫塊越來越大,或是頭頂部的兩邊都有腫塊則需要回醫院檢查。
【觀察重點】
爸媽也需要注意新生兒頭頂一塊三角形或菱形的「囟門」,是否有凹陷或特別突出,這部位的異常代表腦壓可能過高或是水腦,需要請醫師做進一步檢查。

*手
新生兒的手多半以握拳的姿勢為多,手掌大小及肌力的表現也是兩邊對稱的,外觀上來判斷是否正常就是看是否有多一隻手指,但只要不影響正常生活,多指其實是不需要做處理的。
【觀察重點】
1.父母需要注意的反而是新生兒手指的靈活度,尤其是大拇指,父母可以輕輕的拉拉看小寶寶的手指是否可以拉開,如果有些關節或肌腱太緊的就需要做復健。
2.要注意小寶寶的指節是否有多或少的狀況,例如,蒙古症的孩子通常小指指節只有兩節,這是染色體異常的一種表現。

*肚臍
寶寶剛出生的時候,醫護人員都會為寶寶的臍帶做一個初步的護理,就像圖中的小寶寶,在臍帶還未乾燥的時候會用臍帶夾先夾起來,但因為怕臍帶夾的材質及形狀摩擦寶寶的皮膚,所以醫護人員會用紗布將夾子包起來。
寶寶被帶回家之後,醫護人員會給家長一瓶酒精帶回家,爸媽們只要定時擦拭,讓臍帶乾燥、脫落即可。馮文侃指出,正常來說,臍帶約10~14天就會自然脫落,如果寶寶的臍帶一直沒有乾燥的話就可能會長螅肉或造成感染。
【觀察重點】
如果發現臍帶有發臭或變黃,或是寶寶容易倦怠、發燒、食欲不振等就需要帶到醫院就診。

*腳ㄚ
新生出來的小寶寶腳丫通常都會有脫皮的現象,這是因為寶寶泡在媽媽羊水裡太久的關係。馮文侃表示,通常脫皮的狀況1~2個禮拜就會完全結束,爸媽不需要做額外特殊的護理。而且寶寶的足底通常脂肪較厚,所以看起來會有點像是扁平足的樣子,但一般而言,隨著年紀的增長便會慢慢形成足弓。
【觀察重點】
當爸媽將手放在新生兒腋下讓他腳觸床面時,會有自發性踏步的運動出現。

*屁股
剛出生的小寶寶通常會有蒙古斑,馮文侃表示,蒙古斑好發在屁股、上臂部或是大腿,而顏色上是偏暗的青綠色;蒙古斑是屬於人種的象徵,通常東方人才會有蒙古斑,西方人可是沒有的!
蒙古斑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所形成的色素沉澱,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差不多在1歲以後會慢慢的消失,或是越來越淡,如果是暗紅色的,或是斑點越來越大,那就很可能是血管瘤。它雖然會影響外觀但可能會逐漸淡去,所以家長可以等孩子大一點再做處理。

*吸吮反射
吸吮反射是最重要的反射動作。馮文侃表示,只要去碰觸寶寶的嘴角,他自然就會本能的去尋找,寶寶藉此反射找尋乳頭來得到良好的營養。如果這個最基本的反射都無法做到的話,寶寶吸奶就會有問題,而且也代表著寶寶有腦部發育的問題,連其他的反射可能都不正常,所以爸媽很容易就能觀察出來。

*牽引反射
當爸媽牽著寶寶的手想輕輕的拉他起來的時候,寶寶會出現頸部用力往上的反射。馮文侃提到,在嬰兒時期雖然寶寶的肌力表現還不是很好,但當你拉他起來的時候,他的頸部也會稍微用力,不會軟趴趴的垂下去。
【觀察重點】
當你把寶寶平放在床上的時候,他的肌肉是否自然彎曲而不是攤平在床上的,否則可能腦部的神經方面有問題。

*驚嚇反射
驚嚇反射是爸媽在家裡平時就可以注意的一個反射動作,通常當寶寶被聲音或是突然間的肢體動作改變嚇到的時候,會有一個受到驚嚇的動作,如果沒有這個反射動作,代表寶寶的神經方面可能有問題;但如果3~4個月大後寶寶的脖子比較穩了,手腳的活動也比較有自主性時,這種反射動作卻還沒消失的話,也可能意味著腦神經的發育較慢或有問題。
馮文侃提到,反射動作如果該有的時候沒有,或是該消失的時候沒有消失,都屬於不正常。
【觀察重點】
除了驚嚇反射之外,爸媽在家裡也可以注意寶寶是否會循著聲音來源,或是當物體很近(約20公分左右)的時候能有眼部的聚焦反應,藉此觀察寶寶的聽力及視力。

*把握反射
當你用手按壓寶寶腳底接近趾部的地方時,寶寶的腳趾會捲起來,但馮文侃表示,這是一個較為專業的反射測試,而且不是每次測每次都會有,不過這個反射是醫師判斷腦膜炎的一個重要指標,如果刺激寶寶的腳底而每次拇趾都是翹起來不是捲縮狀的,再配合其他病理上的佐證,很可能就是寶寶患有腦膜炎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ivian 的頭像
    vivian

    聽說,這門牌叫178

    viv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